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步入换挡期
一季度,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比去年同期高2.9个百分点,与全国增速持平,低于全区0.6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产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1.76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产业(不含工业服务业)增加值92.88亿元,同比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和工业服务业)64.73亿元,同比增长6.2%。**、二、三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1、4.7、2.2个百分点,贡献率分别为2%、67.2%、30.8%。当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
(一)农业生产增速放缓
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3.14亿元,同比增长1.9%,比去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9.87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2.37亿元,同比增长0.6%;牧业产值21.56亿元,同比下降1%;渔业产值4.68亿元,同比增长7%。
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增长,肉类总产量10.59万吨,同比增长8%,其中猪肉产量8.29万吨,同比增长7.8%。生猪存栏301.32万头,同比增长3.7%;生猪出栏107.68万头,同比增长7.7%;家禽存栏1822.15万只,同比增长4.9%;家禽出栏1100.87万只,同比增长8.4%;水产品产量4.04万吨,同比增长9.6%。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回升、产销良好、节能减排取得良好开局
一季度,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81.18亿元,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3%,拉动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截止3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9.51亿元,同比增长7.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比去年同期高3.5个百分点,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2.3、0.9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运行的特点主要有:
1、轻工业增长速度略高于重工业。一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9.1%、8.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为38.3%、61.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5.4个百分点,轻工业增长速度略高于重工业0.6个百分点。
2、非公有经济拉动作用明显。一季度,非公有工业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1.3%,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个百分点。
3、工业大类行业增加值增长面达到九成。全市28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92.9%。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四大行业拉动工业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其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6%、9%、12.7%、15.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8.6%、16.3%、15.4%、14.1%,分别拉动工业增加值增长1.6、1.4、1.3、1.2个百分点。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1个百分点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其增加值同比下降11.4%,下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个百分点
5、主要产品产量以增长为主。一季度,钢材产量42.28万吨,同比增长31.6%;粗钢产量31万吨,同比增长12.8%;生铁产量32.01万吨,同比增长11.6%;发酵酒精产量10054.6万升,同比增长6%;水泥熟料产量508.86万吨,同比增长5.4%;水泥产量428.68万吨,同比增长3.4%;机制纸和纸板产量6.41万吨,同比下降2.7%;饲料产量36.08万吨,同比下降11.5%;发电量7.7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5.9%。
6、五大工业园区拉动作用减弱。一季度,全市五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为54.7%,五大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低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6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五大工业园区工业呈现“四升一降”态势。江南工业园、台湾产业园、平南工业园和桂平长安工业集中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10.1%、8.3%和12.9%;贵港生态工业园同比下降24.3%。
7、工业销售情况较好。一季度,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21.84亿元,同比增长9.9%,产销率96.7%。
8、节能减排取得良好开局。1-3月,贵港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37.36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6.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4.2%。
(三)建筑业产值增速加快
截止3月底,全市共有总、专包的资质等级建筑企业40家,一季度,全市资质等级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1.27亿元,同比增长25.9%,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9.41亿元,同比增长27.3%,比去年同期高10.9个百分点,处于高位运行,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区13.8、8.7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从管理渠道看,更新改造投资增速高于基本建设、房地产和其他投资。一季度,更新改造投资67.21亿元,同比增长82.2%;基本建设投资57.85亿元,同比增长11.6%;房地产开发投资12.03亿元,同比下降18.3%;其他投资3.09亿元,同比下降35.8%。
第三产业投资增速高于第二产业。一季度,全市**、二、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6.54、70.35和72.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9%、14.69%和41.31%,分别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7.7、18.1个百分点。
项目资金到位良好。一季度,资金来源小计247.5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分别为15.3、17.42和19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1%、79.7%和40.7%。
新开工项目增速放缓,亿元项目起主要拉动作用。一季度,全市共有1562个项目,比去年同期增加95个,完成投资额137.38亿元,同比增长33.9%。其中,新开工项目518个,占项目个数比重达到33.2%,比去年同期增加60个,完成投资额51.95亿元,同比增长3.2%。分项目投资额大小看,亿元项目投资高速增长。一季度,亿元项目63个,项目个数与去年同期相等,完成投资额20.01亿元,同比增长57.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1个百分点,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5000万元以上项目46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3个,完成投资额73.79亿元,同比增长43%;1000万元以上项目123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16个,完成投资额129.08亿元,同比增长35.6%。
(五)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回升明显
一季度,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73亿元,同比增长6.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2.2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拉动作用回升明显。
分行业看,第三产业中六大行业增加值均保持增长。增速**为金融业,同比增长10%。六大行业增加值如下表所示:
1、水路公路客货运周转量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一季度,全市客货运周转量112.4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其中:水路客货运周转量87.6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公路客货运周转量24.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港口货物吞吐量1151.6万吨,同比增长6.1%。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03亿元,同比增长8%,比去年同期低4.3个百分点。
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农村消费增长较快。一季度,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4亿元,同比增长6.8%;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9亿元,同比增长11.8%。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消费仍然低迷。一季度,餐饮收入3.36亿元,同比下降11.5%;商品零售84.67亿元,同比增长9%。
3、房地产销售遇冷
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8.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6%;商品房销售额12.54亿元,同比下降20.5%;其中,住宅商品房销售额11.51亿元,同比下降19.1%。
4、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放缓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51.81亿元,同比增长7.5%,比去年同期低9.1个百分点。其中:住户存款余额707.38亿元,同比增长10.3%。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567.8亿元,同比增长13.4%,比去年同期低1.6个百分点。
(六)财政收入增速由负转正
一季度,全市实现财政收入18.26亿元,由1-2月同比下降8.5%转为同比增长6.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15.1%。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97亿元,同比下降1.7%,非税收入占比为44.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12亿元,同比增长7.8%。
(七)进出口保持高速增长
1-3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7933万美元,同比增长36.4%。其中:出口3718万美元,同比增长20.3%;进口4215万美元,同比增长54.7%。
(八)CPI涨幅回落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3%,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4个百分点。八大类别中,上涨*快为衣着类,同比上涨5.9%,降幅**为交通和通信和居住类,同比下降4.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9%。
(九)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67元,同比增长8.3%,增幅低于去年同期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682元,同比增长10.9%,增幅低于去年同期1.8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增速放缓,拉动作用较弱
一季度,**产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拉动经济增长0.1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弱。其中,农业和牧业增加值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0.1%和1%,由于牧业占**产业比重较大,达到44.5%,下拉**产业0.5个百分点,是农业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
(二)工业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一季度,虽然工业较去年同期增速回升,同比增长8.7%,但我市工业结构易受宏观政策影响,工业行业比重大的主要集中在高耗能行业;工业用电量匹配性指标下滑,在库企业个数减少,我市工业运行存在不少潜在的困难,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
1、高耗能占比大,拉动小。一季度,全市五大高耗能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到34.6%,仅拉动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全市产值前十的企业中有七家主营业务是属于高耗能行业。
2、工业用电量下降。据供电部门统计,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9.6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比去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
3、在库企业个数减少。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1家,比去年同期减少19家。
4、工业品产销价格倒挂。一季度,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较大,主要产品如钢材出厂价格2538.5元/吨,比去年同期低326.9元,同比下跌11.4%;硅酸盐普通水泥出厂价格226元/吨,比去年同期低64元/吨,同比下跌22.1%;白砂糖出厂价格4109.4元/吨,比去年同期低277.8元,同比下跌6.3%。由于工业品价格不断下滑,成本又高居不下,加上融资困难,很多企业生产举步维艰,如不采取措施扭转局面,还必将有越来越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被迫减产停产,应引起我们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三)投资增速逐步放缓
1、新开工项目进度缓慢。一季度,全市新开工项目518个,完成投资额51.95亿元,同比增长3.2%,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4.1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进度较慢,影响后期固定资产投资。
2、工业投资增速放缓。一季度,工业投资项目824个,同比增加66个,增长8.7%,完成投资69.45亿元,同比增长15.9%,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3.4个百分点。
3、房地产投资下滑。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和分化期,市场风险加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12.03亿元,同比下降18.3%。
(四)第三产业主要行业经济指标增速放缓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收窄。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增幅收窄4.3个百分点。①限额以上批发业、餐饮业回落。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23.56亿元,同比下降2.8%。受政策性因素影响,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负增长。一季度,限额以上餐饮业营业额0.29亿元,同比下降4%。②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下降较大。一季度,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销售额1.34亿元,同比下降26.7%。③农村消费偏低。一季度农村消费占比仅为34%,比重偏低。农村消费网点少、设施简陋、档次偏低,商品品种不齐等问题,需求得不到有效释放。
2、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速放缓。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7.5%,低于去年同期9.1个百分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4%,低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作为先行指标,贷款余额增幅降低表示经济发展有放缓的风险。
3、房地产销售遇冷。3月底,中央6个部门相继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通过土地供应、降低首付比例、优惠贷款利率等政策救市,**需求,但政策有时滞性和不确定性,我市一季度房地产销售遇冷,商品房销售面积30.0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6%;销售额12.54亿元,同比下降20.5%。
4、客货运周转量放缓。一季度,全市客货运周转量112.4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低于去年同期8.5个百分点。
三、建议及措施
(一)大力实施现代化农业
一是千方百计引进以当地农产品为加工对象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二是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积极发展农家乐、生态旅游,促进农业与三产业之间的同步发展。
(二)牢固树立“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理念,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工业经济历年来是推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规上工业每增长3个百分点,就能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一季度,我市工业化率为45.3%,工业化程度较低,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必须强化“工业兴市、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引进工业项目,培育规模以上工业,大力发展园区工业经济。对现有企业要加强服务,使现有企业尽快摆脱融资难,管理落后,产品价格倒挂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力度
要突出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亿元项目的建设,着力保持投资增长。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和项目服务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化解签约项目落地难问题,抓好重大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建设进度。
(四)加快发展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前,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处于关键期,贯彻落实**及自治区关于调结构的相关政策,积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金融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发展,旅游业红红火火兴起,有效**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