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
地图找房预约看房
您的位置: 住朋网>资讯>行业动态> 政府这样的买房给补贴 你还觉得公平吗?

政府这样的买房给补贴 你还觉得公平吗?

来源:南方周末作者:admin2016-01-06 11:51反馈/举报

    自2014年以来,许多城市就已经开始实行财政补贴购房的政策。有的把补贴对象限定在进城务工的农民或农村居民,有的则没有限定;有的按照学历学位等次分别给予不同的补贴标准,学历高的人享受的补贴越多,有的则无类似区别。补贴采取减免契税或者直接现金补贴的形式,幅度一般在房价的1%-3%之间。商品房库存严重,政府因此鼓励大家买房。

    现在大家*关心的是,买房给补贴,政府的这一公共政策,公平吗?

    为履行执政责任,政府固然可以实施一些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实施补贴政策的目的只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这是因为,在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经济发展这两个政策目标之间,前者优于后者。维护社会公平,不仅是社会的基本需要,也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基础。此其一。其二,财税政策的调节属于社会的二次分配。常识告诉人们,一次分配讲效率,二次分配讲公平。不能突出体现公平原则要求的财政补贴政策,是严重缺乏政策的正当性的。人们可以容许社会收入有差距,但**不能容忍社会没有公平。买房给补贴的要害,是没有公平可言。

    同样是**公民,为什么买房的人可以分享到一笔财政资金,不买房的人却没有?同样是为了满足居住要求,为什么在市区买房的人可以得到一笔财政资金,在农村自建住房的人却没有?同样是购物消费,为什么买房的人可以拿到财政的钱,买大米、买奶粉、买药品、买教材书籍的人却没有?

    我们知道,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原则是基于纳税人的收入水平。收入越高,缴税也就越多。但是,买房给补贴的政策逻辑却相反,越是有钱买得起商品房的人却越能得到财政补贴。

    同样是销售商品的企业,房地产企业销售商品可以由财政补贴消费者予以支持,而其他企业销售商品却没有这种待遇。

    即使是单纯为了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政府的职责首先也是在于努力营造和维护能让全社会感到公平的法律环境、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与市场环境,而不应当是给予特定对象财政补贴,从而既扭曲了市场,又影响到社会公平的实现,除非补贴的是公共事业、弱势群体和新兴幼稚产业等。对公共事业、弱势群体和幼稚产业的扶持保护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然而,买房给补贴,补贴的对象如其说是买房者,莫如说是房地产行业。试问,房地产行业究竟是公共事业,还是弱势群体,或者是幼稚产业?

    相关的专业人士都很清楚,**的房地产行业库存严重,自有其本来原因。解决之道也自应遵循经济发展的固有规律。而某些地方政府的对策不是寻求治本之道,对症下药,反而利用财政公共资金补贴房地产行业,结果不仅不利于正视房地产行业发展所存在的实质问题,更重要的是,这项政策举措显失公平,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相当严重。

    所以政府的买房给补贴,你是否还觉得会公平呢?

  • 请选择意向区域
    • 港北区
    • 港南区
    • 覃塘区
    • 周边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