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房屋公摊面积?不同的建筑形态的公摊面积不同。比如低层洋房,公摊系数在7%—12%;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0%—16%;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4%—24%等。根据配套以及相关设计的不同,公摊面积也有相应浮动。公摊面积不是越少越好,太小会降低舒适度,太高会增加买房的成本,降低实际居住空间。
一、不同建筑形态的公摊面积
1. 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
多层建筑一般是指层数在6层左右砖混结构的建筑,其参与公摊部分的面积包括外墙水平投影的1/2,楼梯,楼梯间,为住户提供服务的物管用房(热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一般占房屋建筑面积的13%到18%。
2. 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16%:
楼层为7—9层为小高层,一般小高层公摊取决于各楼盘自身的情况,不同的小高层楼盘公摊也有差异。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底层没有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而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是方便的同时又能给生活一种新的高度。
3. 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
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的。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高层建筑一般在25-33层之间,而且高层住宅的楼梯高度**。另外高层建筑有电梯及电梯前室占用了空间,也有安全通道楼梯占用空间,还有“管道井”“强电井”“弱电井”等公用设施都占用了空间。所以高层建筑较多层建筑的公摊面积要大得多。
4. 别墅类的公摊率为1-8%:
别墅是包括地下层在内的*多三层的独栋住宅形式,带室内车库。一般来
说独立别墅没有公摊面积,联体别墅有较少的公摊面积。公用面积分摊的原则是仅存在于本楼内部并与本楼建筑结构存有连接的部分,并且仅向本楼居住者提供非营利***,不符合此条件的建筑不得计入公摊面积。
二、如何确定你的公摊数?
在购房的时候,为了防止多公摊,我们需要了解公摊数据,怎么了解呢?主要是以下3种办法,供参考。
1. 向开发商索取公摊数据
在签订购房合同时,让开发商出示有关计算公摊面积的数据,包括整幢建筑的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之和、不应分摊的建筑面积等基本数据。
2. 向设计单位、**单位、测绘部门查阅有关资料
买房人有权自查或者聘请律师向设计单位、**单位、测绘部门等机构查阅所购房产的相关文件,比如*终设计图纸或者*终设计方案、*终面积测量报告、各种数据的计算方式及其文件等等。
3. 在购房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
《商品房买卖合同》第三条和附录二中有关公共部位和公用房屋分摊建筑面积的条款,购房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公摊面积的数字,并在附件二"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
房屋公摊面积多大合适?你的房屋公摊面积在上述价格范围内吗?一般而言,低公摊是以牺牲社区的居住品质为代价的,社区的公共设施规模缩减,公共的楼梯、过道、门廊等狭窄阴暗,居住舒适度会大大降低。
4. 房屋产权到期怎么办?房子还是自己的吗?
房屋产权到期了房子还是自己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根据《物权法》(2007年3月16日主席令第62号)**百四十九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有约定按约定办理,没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