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人普)数据显示,与“六人普”相比,贵港市人口增量位居全区第7位,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情况各有千秋。
一、 各县(市、区)常住人口情况
(一) 港北区常住人口向“三高一低”发展
1、人口密度**。贵港市总面积10602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为407人/平方公里。其中,港北区1097平方公里,港南区1099平方公里,覃塘区1352平方公里,平南县2984平方公里,桂平市总面积4071平方公里。(见表1)
表1 贵港市各县(市、区)人口密度
地区 | 常住人口总数(万人)) | 面积 (平方公里) | 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
贵港市 | 431.62 | 10602 | 407 |
港北区 | 76.06 | 1097 | 693 |
港南区 | 51.66 | 1099 | 470 |
覃塘区 | 42.37 | 1352 | 313 |
平南县 | 110.43 | 2984 | 370 |
桂平市 | 151.10 | 4071 | 371 |
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集聚情况的重要指标。港北区人口密度约为693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7倍,是人口密度**的县(市、区);第二名港南区,人口密度约为470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2倍;第三名桂平市,人口密度约为371人/平方公里,是全市平均水平的0.9倍。
2、常住人口文化水平**。文化程度是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标志着一个地方文化教育普及和发展程度。贵港市大学以上人口280510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17年。全市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6499人。在五个县区中,港北区文化程度**,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11902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83倍;排在第二位的是平南县,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5648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0.87倍,排在第三位的是港南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口5634人,是全市平均水平的0.86倍。从平均受教育年限也可以看出,港北区文化水平**,从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看,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桂平市分别为10.00年、9.08年、8.67年9.13 年、8.95年。港北区是贵港市委市政府所在城区,贵港市文化振兴快速推进港北区成为全市人口质量,文化水平**的县(市、区)(见表2)
表2 贵港市各县(市、区)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受教育人数
单位:人/10万人
大学以上 (六人普) | 大学以上 (七人普) | 七人普比 六人普增加 | |
贵港市 | 2922 | 6499 | 3577 |
港北区 | 6071 | 11902 | 5831 |
港南区 | 2382 | 5634 | 3252 |
覃塘区 | 2196 | 4913 | 2717 |
平南县 | 2296 | 5648 | 3352 |
桂平市 | 2562 | 5141 | 2579 |
3、常住人口增量**。人口增量是城市吸引力的一种外化表现,港北区是贵港市行政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和体育中心,工业、农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常住人口增量**的县(市、区)。(见表4)
表4 各县(市、区)常住人口增量
单位:万人、%
地区 | (2010年)六人普人口数 | (2020年)七人普人口数 | 增加 |
贵港市 | 411.88 | 431.62 | 19.74 |
港北区 | 57.84 | 76.06 | 18.22 |
港南区 | 50.8 | 51.66 | 0.86 |
覃塘区 | 40.75 | 42.37 | 1.62 |
平南县 | 112.80 | 110.43 | -2.37 |
桂平市 | 149.69 | 151.10 | 1.41 |
4、常住人口老龄化**。港北区2020年(七人普)60岁以上人口比重13.09%,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3 个百分点,是全市老龄化程度**的县(市、区)。
(二)港南区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超过10%,意味着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比重在10%至20%为轻度老龄化阶段。此次普查,全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16.39%,属于轻度老龄化。60岁及以上人口中,港南区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2020年(七人普)60岁以上人口比重17.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第二名覃塘区为17.5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2 个百分点;第三名平南县为17.17%,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78 个百分点。(见表5)
表5 贵港市各县(市、区)老年人口比重
单位: %
201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六人普) | 202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七人普) | 七人普与六人普相比提高 | |
贵港市 | 12.61 | 16.39 | 3.78 |
港北区 | 10.70 | 13.09 | 2.39 |
港南区 | 14.04 | 17.92 | 3.88 |
覃塘区 | 14.31 | 17.91 | 3.60 |
平南县 | 12.63 | 17.17 | 4.54 |
桂平市 | 12.38 | 16.52 | 4.14 |
(三)覃塘区常住人口发展平稳。覃塘区距市中心12公里,是离市中心比较远的城区。“六人普”到“七人普”十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发展平稳。在全市排中位。
(四)平南县城镇化率增速*快。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贵港市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各项功能日益完善,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农村人口迅速向城镇集聚,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从2010年到2020年十年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9.78个百分点。五个县(市、区)中,平南县2010年(六人普)城镇化率39.89%,2020年(七人普)城镇化52.93%,十年提高13.04%,是全市增速*快的县(市、区).港南区2010年(六人普)城镇化率27.76%,2020年(七人普)城镇化率39.73%,十年提高11.97%,分别位居全市城镇化率增幅**位和第二位.覃塘区作为城市新区,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率提高9.35%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市第三位。(见表6)
表6贵港市各县(市、区)城镇化率
单位:%
2010年(六人普)城镇化率 | 2020年(七人普)城镇化率 | 提高 | |
贵港市 | 40.22 | 50.00 | 9.78 |
港北区 | 70.69 | 68.68 | -2.01 |
港南区 | 27.76 | 39.73 | 11.97 |
覃塘区 | 36.40 | 45.75 | 9.35 |
平南县 | 39.89 | 52.93 | 13.04 |
桂平市 | 33.95 | 43.16 | 9.21 |
(五)桂平市常住人口数量*多。根据“七人
普”数据,桂平市常住人口1511011人,在全市五个县(市、区)中位居**位;平南县1104273人位居第二位,港北区760633人排位第三。“六人普”至第“七人普”十年中,桂平、平南县、港北区,常住人口始终排前三位。桂平市成为贵港市常住人口**的县(市、区)(见表7)
表7 各县(市、区)常住人口
单位:万人、%
地区 | (2010年)六人普人口数 | (2020年)七人普人口数 | 比重%) | |
2010年 | 2020年 | |||
贵港市 | 411.88 | 431.62 | 100 | 100.00 |
港北区 | 57.84 | 76.06 | 14.04 | 17.62 |
港南区 | 50.80 | 51.66 | 12.33 | 11.97 |
覃塘区 | 40.75 | 42.37 | 9.90 | 9.82 |
平南县 | 112.80 | 110.43 | 27.39 | 25.58 |
桂平市 | 149.69 | 151.10 | 36.34 | 35.01 |
桂平市作为全市厚重文化县(市、区),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城市之一,华南地区**以“佛教文化”为主导的旅游城市。它拥有西山、大藤峡、白石洞天、龙潭**森林公园、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罗丛岩等丰富独特的生态自然景观、地貌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荣获广西**县级“中国**旅游城市”和“**地质公园”的称号。生态优美的环境优势、体系完善的产业优势,吸引大量人员在此投资兴业、安家落户。桂平市的生态振兴成为全市*吸引人的县(市、区)。十年常住人口增加 1.41万人,增幅达 0.94%。
二、 贵港市县域常住人口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一) 港北区人口密度增高应当引起重视。数据显示,
港北区1020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46人/平方公里,2010(六人普)常住人口57.84万人,比(七人普)增加18.22万人。十年呈持续增长态势。交通拥堵、垃圾增多等城市压力,对生态环境、生活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港北区是广西南宁、柳州、北海、梧州四大城市的**中心,是贵港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未来港北区的人口密度仍会继续升高。
(二)港南区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港南区常住人口
51.66万人,60岁以上人口9.26万人,占比比17.9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老年人抚养比31.30%,是全市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15至59岁人口压力**的县(市、区)。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建议
(一)实行全市常住人口整体**
1、城市周边乡镇纳入城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解决城市周边乡镇与城市中心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城市周边乡镇一系列创新性、突破性。按照各县(市、区)“七人普”常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发展速度和质量情况,有步骤、有时间节点、有控制、有分散等方法实行常住人口整体**,搞好城市周边乡镇发展、建设、治理,高质量发展,将城市周边乡镇与城市中心合拢,扩大中心城区,依法搞好城市周边乡镇企业,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推进乡镇全方位高水平发展,方便常住人口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居住、生活,分散常住人口密度,减轻中心城市各种压力。
2、提升周边城市乡镇建设标准水平。立足贵港市城市发展新阶段、新形势和新要求,推进贵港市中心周边乡镇更新,注重公共空间高标准、高质量和精细化管理,突出城市常住人口居住**引领,提升城市周边乡镇建设标准水平,吸引城市中心常住人口居住转移到周边乡镇。
(二)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合理布局。
1、城市人口有秩序的分散。港南区有贵港市**批文物保护单位南山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君子垌客家围屋群等景观,覃塘区有中共广西省代表会旧址、九凌湖等景区,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新时期人口生活向往大自然的心理,将常住人口生活居所引入自然,融入自然,建设自然与建筑和谐共存的空间。将大型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人口居住生活区向同是贵港市区的港南区、覃塘区发展,并配套高质量学校、医院、公交车等人口生活设施,“稳地价、稳房价、满足合理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市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拉动市中心城市人口有秩序的分散。
2、全面开启 2021年,**层面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组织实施新的计划生育条例,让“三孩”政策及时落地,解决教育“双减”政策、养老保障、老旧小区改造、智慧医疗等民生,逐渐降低老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