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
地图找房预约看房
您的位置: 住朋网>资讯>行业动态> 贵港如何推进建设国 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方案来了!

贵港如何推进建设国 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方案来了!

来源:新房直卖平台_ 贵港住朋网作者:admin2022-03-19 09:12反馈/举报

贵港市推进国 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有关要求,积极挖掘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文化旅游消费动能,推动贵港市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实现文旅振兴,特制定本方案。

资讯配图

一、主要任务


(一)打造良好的文化旅游消费环境。

1.强化政策支撑。积极争取知名文旅企业、品牌旅行社、重点文旅协会来贵投资兴业、设置机构办事处,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贵港设立科研实践基地,对符合政策要求的给予相应税收、土地等优惠。加强对景区游览定价指导,推出合理优惠的文旅消费套餐。编制贵港市运动休闲产业总体**,科学谋划打造运动休闲旅游城市,提高运动休闲旅游消费水平。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提高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并根据地方财政收入状况逐年提高市县两级财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加强厅市合作,积极争取落实厅市合作资金项目。落实居民增收政策,出台文旅消费便民举措,发行“文化旅游惠民卡”,派发文化旅游消费优惠券,鼓励景区免费或优惠开放,增强居民文化旅游消费意愿。出台惠企政策,针对文旅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出台引导扶持措施,助力企业健康发展。深化融合发展,衔接发改、住建、自然资源、城市管理、乡村振兴、交通运输、商务等部门,将文化旅游消费设施建设、活动开展等纳入各部门发展**中,聚力共建文化旅游消费城市。〔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民宗委、民政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林业局、城市管理局、投资促进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资讯配图

2.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旅游咨询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各大商圈、旅游休闲街区、交通枢纽、星级酒店等增设旅游咨询服务点。深入推进旅游厕所、停车场、充电桩、垃圾回收设施等建设,提高旅行便利度,营造舒适良好的旅游环境。〔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3.加强市场监管。建立文化旅游消费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组织公安、消防、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联合开展检查,重点打击黑导游、强买强卖、违规运载等行为。建立文化旅游市场监测体系,加强事前监管,提高执法效率。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引导文化旅游企业合法合规经营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应急局、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4.提高消费便捷程度。建设贵港市智慧文旅云平台,集聚消费元素,实现“一键消费”。推进智慧景区、智慧商场、智慧场馆建设,鼓励企业搭建线上交易服务平台,提高交易便捷程度。发挥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用,提高旅游应急响应机制,及时有效处置旅游投诉、应急救援、消费**等问题。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简化审批流程和交易手续,减轻企业和消费者负担,增强获得感。〔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大数据发展和政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完善旅游要素保障。

5.打造地方特色餐饮美食。

(1)深挖特色美食资源,推出地方特色“一桌菜”。成立贵港市美食协会,建立美食专家库,分类别细化开展美食评选活动。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明确标准化要求,联合开展推广营销,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加大特色美食宣传力度,策划专题推广活动。发布特色美食推荐店名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到特色美食店按标准开展公务接待活动。〔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DJI_07766.jpg

(2)融合地方特色,挖掘罗秀米粉、富硒稻米、石硖龙眼等农特产品内涵,创新打造推出美食伴手礼。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将非遗美食技艺引入景区、农家乐,传播讲好贵港美食文化故事。提炼精选本地特色餐饮文化,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饮美食拳头产品,大力培育地方特色餐饮企业,做大做强餐饮食品产业链。〔牵头单位:市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6.建设优质接待服务设施。

(1)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鼓励辖区酒店积极参与高星级旅游饭店培育创建工作。支持高星级饭店推出符合公务接待标准的住宿餐饮套餐,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到星级酒店开展公务活动,切实拉动内需促消费。重点培育桂平市大藤禅境文化酒店、平南县雄景生态酒店、贵港文华国际酒店、维多利亚酒店等创建高星级旅游饭店。开展专题招商引资,力争2年内各县(市、区)布局建设1家以上五星级标准旅游饭店〔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投资促进局〕


(2)编制贵港市旅游民宿发展**,科学谋划推动旅游民宿加快发展。衔接乡村振兴发展,统筹古屋旧宅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推出一批乡村民(原)宿产品。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集聚发展,各县(市、区)划定民(原)宿重点发展区域,建设民宿集聚区(带),把民(原)宿作为旅游吸引物进行谋划建设和推广。各县(市、区)建成一个以上民(原)宿集聚区(带),培育一批特色鲜明、有较强市场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旅游民宿品牌,民(原)宿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格局基本形成。〔牵头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林业局、乡村振兴局〕


7.提高旅游交通集散能力。

(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平南北帝山经金田起义遗址至桂平蒙圩旅游高速公路建设,实现全市AAAA级旅游景区通二级以上公路,AAA级旅游景区通旅游交通公路,着力解决“**一公路”问题。加快桂平蒙圩机场建设,构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机场办,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积极开通旅游专线,统筹假日市场与群众出行需求,灵活开设常态化专线、节假日临时专线。加强旅游交通安全管理,强化旅游客运企业、司机安全培训,规范旅游客车安全运行。开展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提升工程,实现县县有达标的旅游集散中心。完善旅游标识系统,科学设立旅游导览标识牌,更新完善贵港市全域全景旅游地图。〔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8.加大优质文旅产品供给。

(1)支持大藤峡旅游度假区创建***旅游度假区,北帝山创建**AAAAA级旅游景区。推动创建一批**AAAA级旅游景区、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支持桂平市前进村、覃塘区覃塘街道等一批村镇创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深挖文化资源,积极申报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艺术之乡等文化品牌,不断丰富文旅产品供给,给游客更多选择。〔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大力发展夜间经济,依托地域生活特点,发挥人口优势,持续完善夜间交通出行、夜间安全保障、夜间消费设施等。鼓励店铺商家适时延长营业时间,推出夜间优惠举措,举办夜游消费活动。积极培育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并不断完善集聚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市场监管,推动申报***、自治区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推进旅游标准化建设,打造旅游服务标准化、诚信经营、放心消费示范点。〔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9.丰富旅游购物消费业态。

(1)推动综合性旅游商业街区建设,聚集地方特色商品、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体验等业态,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美食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商业街区。重点推进贵港市骑楼街区综合改造、“荷城时光”文创街、桂平市浔州北路文旅夜市街等项目建设,培育提升吾悦广场“香江印巷”步行街,积极创建自治区级以上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推动各县(市、区)结合本地特色各打造一条综合性的旅游商业街区,各创建1个以上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牵头单位:市商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城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积极开拓文旅消费新空间,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增设文创商店。推动产城融合,结合贵糖新城、苏湾片区、桂平白兰片区的开发建设,预留文化旅游消费设施,植入文化旅游消费业态,推动园区、城区、港区、景区一体化建设。加强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开发,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对获得**、自治区奖项的文创产品、旅游商品给予奖励。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非遗美食大赛”“非遗购物节”“广西有礼文创大赛”等特色旅游商品、非遗美食大赛活动。〔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水利局、工投集团、文旅投集团,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0.完善文化旅游娱乐要素。

(1)积极举办各类文旅主题活动、体育赛事活动,加强对活动的策划组织引导,增强群众活动参与感。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特色、常态、精品文旅主题活动。重点办好大型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常态化开展荷花展、“和为贵”文化节、龙眼节等地方特色活动。〔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2)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推出体现地方特色、有吸引力的舞台艺术作品。打造旅游演艺节目,并进行常态化演出。支持景区、酒店、商圈等利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促销费活动,鼓励企业创新文旅娱乐消费方式,提供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娱乐消费体验。积极引入举办电竞比赛、动漫展、读书会、歌友会等,丰富文旅娱乐方式。〔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文联、教育局、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资讯配图

(三)培育特色运动休闲旅游业态。

11.打造彰显贵港特色旅游产品。依托贵港市优良的资源禀赋,大力开发山地探险、登山露营、峡谷漂流、森林穿越、低空飞行等体育旅游产品持续做大做强西山泉汽车(房车)露营基地、北帝山·**山地旅游运动大本营、九凌湖足球训练基地、龙潭森林马拉松赛事等体育旅游品牌,加快推进中国武术散打职业联赛赛事(贵港)基地、汽车新技术创新研创园、平天山天上草原度假区等项目建设。积极创建一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体育旅游综合体、旅游精品赛事,加快体育旅游示范县建设。充分发挥桂平市“全国武术之乡”品牌效应,举办武术比赛,传播武术文化,建设武术学校,推动武术表演、武术健身深入发展。打造出1-2个品牌化、常态化、特色化的精品体育活动赛事。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推动运动休闲纺织服装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积极培育游船游艇等体育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2.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线路。加快整合全域资源,完善路线沿边自驾车营地、驿站、观景平台、公路服务区、旅游厕所等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以“运动之城、休闲之都”为主线,打造户外运动休闲游、山水生态度假游、历史人文寻迹游、红色文化研学游、美丽乡村体验游等五大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围绕五大精品旅游线路,对精品旅游线路中的重点景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加强对精品旅游线路的宣传推介,深耕广西区内和大湾区客源市场,开展旅游市场联合促销。开展“自驾游贵港”“动车游贵港”“两广人游贵港”等主题宣传促销活动,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市场潜力,推广文化体育旅游资源,提升贵港城市形象及品牌影响力。〔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四)积极开拓文化旅游消费市场。

13.加大市场开发力度。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深入挖掘本地客源市场,发展周边游、**游,结合党建,联合民族宗教、教育、工会等部门,推动复合型旅游景区建设,加快旅游景区产品提档增效,加大红色教育、工会疗养、廉政学习、研学实践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广力度。瞄准粤港澳大湾区,用好各类机制平台,推动“大湾区游贵港”,面向全国,争取东盟,全力开拓外地旅游客源市场。〔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总工会、教育局、民宗委,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14.加强文旅宣传推介。加大贵港“运动之城、休闲之都”形象宣传,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打通线上与线下、传统与现代各类宣传渠道,持续扩大宣传广度和深度,讲好贵港文化体育旅游故事,做好贵港城市宣传。持续办好“33消费节”、荷花展文旅嘉年华活动、“和为贵”文化节、桂平西山祈福感恩节、石硖龙眼节、荔枝节、富硒小龙虾节、休闲运动服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指导各景区、酒店、商圈利用**和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推出各类优惠举措,**文旅消费。〔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贵港日报社,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广播电视台,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将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纳入专班重点工作事项,配齐成员单位,落实具体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强化督促指导,将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范围,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资金保障。健全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保障机制,加强资金筹措力度,提高文旅宣传推介、市场开发促销经费占比。全面贯彻落实《关于调整贵港市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政策方案》,对于符合条件的主体按时给予扶持奖励,引导文旅产业加快发展。


(三)加强监测调度。完善数据指标监测统计方法,科学做好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文化旅游消费总额、占经济总量比值等数据统计。加强数据的分析研究和应用,精细化施策,灵活调度工作开展。

01.jpg

  • 请选择意向区域
    • 港北区
    • 港南区
    • 覃塘区
    • 周边城区
Fast